首页 >> >> 滚动 >> 正文
国资委公布200家标杆企业、100个标杆项目和10个标杆模式
  • 先进制造业
  • 2021年8月13日 10:18

七、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:中国高铁装备自主创新管理模式

中国中车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锻造大国重器的不竭动力,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,争当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,矢志在服务交通强国、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中领先领跑。

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中国中车为着力解决我国轨道交通领域基础性、前瞻性、关键性技术存在的“短板”和“卡脖子”问题,联合国内优势企业、高校、研究机构,组成产学研用联合项目团队,有序推进“72181”等重大专项,确保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。目前重大专项进展顺利,预计到2023年,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能够完全实现自立自强。

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。作为“十三五”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,中国中车立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大局,有效理顺各研发机构管理关系和职能定位,形成总部—国家创新中心、中车研究院、信息公司—国家级研发机构—协同创新团队—子公司五级架构的科技创新体系。目前已建成2个国家创新中心、12个国家级研发机构、23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、18家海外研发中心,组建7个中车协同创新团队,涵盖重大产品、关键系统、部件、关键材料创新产业链。

抓好重大产品研发。中国中车围绕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,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强度,主动适应高速化、重载化、服务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轻量化发展趋势,统筹谋划重大技术和产品布局。2020年,中车研发投入占比达到6.1%;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,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成功下线,京雄智能高速动车组上线运营,时速350公里货运动车组成功下线,30吨轴重货运电力机车等完成样车研制,“复兴号”高原双动力集中动车组研制提速。

中国中车集团在公司第一次党代会和“十四五”战略中明确提出了建设“世界一流中车”的“两步走”战略安排:第一步,到2025年建成以“一核两商”(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,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)为标志的世界一流中车;第二步,到2035年建成以“受人尊敬”为标志的世界一流中车。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已成为全体中车员工的共同奋斗目标。

八、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:“5M”管控模式

“5M”管理模式是国投集团经过多年管理实践,摸索出的一套适应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特点的管控模式。“5M”是指“以价值创造为核心,以协同管理共创价值,以全面风险管理保护价值,以投资管理发现价值,以投后管理提升价值,以退出管理实现价值”的涵盖股权全生命周期的价值管理体系。

“5M”管理模式以“集团化、专业化、差异化、市场化”为原则,以“总部、子公司、投资企业”三级管理架构为载体,以“要素管理、分类授权、流程把控”为依托,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,可为多元化产业集团的投资及管控提供借鉴。

九、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:“盘、规、治、用”数据治理模式

东航以数据为关键,用算法驱动企业运营,打通领域流通壁垒,实现了“数字化1.0”阶段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,加速迈向智慧航企。2017年,东航设立数据管理中心,构建数据管理组织体系、数据管理制度及流程,利用“盘、规、治、用”的流程机制强化数据管理,深化数据域治理,开展营销五域、IT域、财务域七个域数据治理工作,实现全数据域覆盖;同年,东航启用数据实验室,打造“公民数据科学家”,向业务部门输出技术支持、数据支持,开发了11门数据能力提升课程,累计培训各业务领域数据分析人员900余人次。

十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:转型改革一体化管理模式

近几年,中国联通在推进IT支撑集中化、统一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,为提升企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此次改革,中国联通成立集团总部、省、市三级纵向独立运作的信息化事业部,以IT系统的改革作为切入点,推进全中国联通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创新。

2010年,中国联通确立了“3G领先和一体化创新”战略。对于重组后两套网络、两套IT支撑系统的中国联通而言,要实施企业战略必须统一IT系统,这是对中国联通的一大挑战,同时也为联通实施IT统一化、集中化带来机遇。

中国联通以3G领域为突破口,秉承统一和集中的理念进行IT系统的建设与改革,建成了3G电子化销售服务管理系统(ESS),实现了全国一个平台受理、一个规则统一管理。取得初步成功后,中国联通积极探索,构建适应电子商务模式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支撑系统,从而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全业务、全渠道、全客户的销售服务与资源的统一管理。

编 辑:刘艳玲
[1]  [2]  [3]  [4]  
分享到: